共47题,约15450字。
绝密★启用前
【最后十套】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八)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1982~2017年流动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
A.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
D.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
2.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阻碍沿海地区产业转型
B.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
C.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
D.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3~5题。
3.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4.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依然是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峰林、峰丛广布
5.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硬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冰川带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直径0.001-100μm颗粒的总称,它与下垫面的性质密切相关;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数值与气溶胶含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2002-2015年咸海沿岸区域不同季节AOD的年均值和年均增幅情况。据此完成6~8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