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小题,约21680字。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O-16 C-12 N-14 P-31 Mg-24 Al-27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2.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酸碱度对酶活性影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是自变量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氧气的释放量是因变量
D.观察洋葱鳞叶外表皮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3.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
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
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核DNA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相关概念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在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F1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组合
5.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氧气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恩格尔曼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B.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FeCl3能与铜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C.Al2O3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原理是NaHCO3溶液水解显碱性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Cu和足量的硫粉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B.铜粉溶于1L0.5mol/L稀硝酸中,当生成标况下2.24LNO时,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4NA个
C.常温下,4.4克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中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升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5 NA
9.一定条件下A、B、C的如下图所示的
转化关系,且△H=△H1 +△H2。则A、
C可能是
①Fe、FeCl3 ②C、CO2 ③AlCl3、NaAlO2
④NaOH、NaHCO3 ⑤S、SO3 ⑥Na2CO3、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