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模拟考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道小题,约1354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模拟考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Fe-56 Cu-64 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ATP分子中含3个高能磷酸键
B.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C.胰岛素分子中两条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糖原氧化分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是活的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3.人体的精原细胞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
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核DNA数分别是92和46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46和23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都有两条Y染色体
4.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D.癌细胞恶性增殖,没有分裂间期
5、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胰腺
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达胰腺细胞
C、胰液进入到胃和小肠发挥作用
D、胰腺分泌胰液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6.下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与其天敌进行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采取人工捕捉等措施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制品及橡胶制品都为高分子材料
B.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D.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8 NA
B.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7.8 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8 NA
D.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9.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
B.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同系物
C. 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
D.青蒿素是抗疟疾特效药,结构如图所示,有酯基、过氧键和醚键,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可以用乙醚从植物中提取,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具有强氧化性
10.短周期元素X、Y、Z、G、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G为金属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G>M>Y
B.G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C.X、Z分别与Y可形成原子数为1:1的物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