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届高三预测金卷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9340字。
浙江省2016届高三预测金卷
理科综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
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C)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
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
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
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
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
的差值均为0
3.人工将二倍体植物甲、乙、丙之间杂交用显微镜观察子代个体处于同一分裂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果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杂交组合 染色体数及配对状况
甲×乙 12条两两配对2条不配对
乙×丙 4条两两配对,14条不配对
甲×丙 16条不配对
A.观察的子代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甲、乙、丙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6条、8条、10条
C.甲、乙、丙三个物种中丙和乙亲缘关系
较近
D.用秋水仙素处理甲与丙的子代幼苗可能形成四倍体的新物种
4.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5.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
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
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D.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题出现的概率不同
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羊毛、棉花、淀粉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生物炼铜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本领的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铜离子
C.某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一定不能正向进行
D.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
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都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