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12430字。
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文科综合
试 题 部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的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作答时,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2、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1665千米
图2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
A.1982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07年
4.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图3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6.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8.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图5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降水
C.沿岸洋流
D.曲折海岸
10.图示地区( )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