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下期高三尖子生专题训练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4440字。
2015-2016学年下期高三尖子生专题训练
文科综合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2.“海绵型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①防洪 ②抗旱 ③降温 ④捕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为2013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4.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物联网产业最先在长三角地区兴起,而长三角地区却是江苏无锡抢得先机,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相继跟进发展。据此完成5~6题。
5.江苏无锡抢得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性因素是
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环境问题突出,传统产业急需转型
③国家部署无锡重点发展 ④科技人员发现机遇,地方政府作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目前上海是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起决定作用的是
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B.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
C.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图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读图回答7~9题。
7.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