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5-2016学年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3650字。
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等内容涂(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涂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笔答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D.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
2.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与无机催化剂比较,酶能为生化反应提供活化能
C.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胃酸(HCl)进入小肠后不会降低小肠中酶的活性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甲、乙、丙、丁四幅图。其中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4.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 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6.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代表细胞,a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则
b、c可分别代表失去接触抑制和细胞周期变短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
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A代表种群,a为同化能量,则b、c可分别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生
物体内的能量
D.若A代表2n=16的精原细胞,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则b、c代表的2个精细胞可分别含7或8条染色体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