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热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6题,约12020字。
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热身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据此回答1~2题。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增产省份/增产量 河南/270 吉林/129 辽宁/104 黑龙江/72 山东/59 --
减产省份/减产量 浙江/153 广东/123 湖北/90 四川/87 江苏/86 福建/65
1.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B.耕地减少幅度大 C.耕作经验缺乏 D.生产技术落后
2.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南方省份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丁 B.丙
C.乙 D.甲
4.图示区域:
A.P地坡度最陡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适宜发展果林业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5~6题。
5.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航空
6.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