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油气资源丰富
C.劳动力充足 D.气候适宜
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昼夜温差大,光照足
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4.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一组是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
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
5.分别从上述铁路枢纽出发,乘火车沿最近铁路线去北京,所经铁路线正确的是
A.① 北京: 京沪线 B.② 北京: 京九线
C.③ 北京: 京哈线 D.④ 北京: 宝成线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6.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7.图中N处 ≥ 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A. 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 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 河流的调节作用 D. 冬季风影响小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设变量△c=P/q(P为实际发行货币量,q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C国2015年前三季度△c在区间在(0.5——1.5)之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过紧缩压力增大
B.若△c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
C.若△c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情况加剧
D.若△c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情况好转
13.2015年3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15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2%,PPI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经增加到31个月。从长远看,PPI的不断下降带来的影响是( )
A.PPI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就业压力加大
B.PPI下降——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C.PPI下降——居民购买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水平提高——刺激经济发展
D.PPI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企业生产规模缩小——经济紧缩
14.物价关系民生。遵义今年前三季度猪油月平均价格(元/500g)分别是:第一季度6.0、6.82、8.28;第二季度7.56、7.15、7.00;第三季度7.40、7.75、8.18。不考虑其他因素,比较符合经济学道理的猪油消费曲线和菜油需求曲线分别是( )
A.①③
B.③①
C.③④
D.④②
15.方便面指数是指方便面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张老师经过调研发现,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方便面销量同比下跌9.1%。这一变化( )
①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③会影响方便面企业的生产导向 ④说明我国消费品的品质问题日趋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战国策》记载:“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由此可以得出的古代经济信息最准确的是:
A、弓弩制造工艺仍有瑕疵 B、春秋战国经济是典型的战时机制
C、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有了一定发展 D、鲁国的造纸业较为发达
25、先秦孔孟儒学中,儒家的代表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仁”、仁政”、”仁义”、”王道”等。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这些观点提出的本质性原因是:
A、反对春秋、战国的不义战争 B、为新兴地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C、对奴隶制度衰落的反思 D、儒家是广大下层民众的政治代言人
26、细数中国古代到晚清商业发展历史,可以用“四破”来概括:一是破官府垄断;而是破时空限制、三是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四是开始破小农的自给自足。其中。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发生在:
A、明清时期 B、宋代 C、春秋战国 D、鸦片战争后
27、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中世纪播州军事城堡---遵义海龙囤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申遗”成功。这是中国申报成功的第48处世界遗产。据有关史实判断:元朝时期,播州归属于 管辖:
A、播州行省 B、播州宣抚(慰)司 C、宣政院 D、贵州行省
28、一边是物欲横流的商业尘世,一边却是知识分子面对世俗诱惑、独善其身的崇高追求。这一现象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9、1945年8月2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文中“五十年的屈辱”是指:
A、鸦片战争之败 B、甲午战争惨败 C、八国联军侵华之辱 D、日本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
30、1943年1月11日,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时取消1901年9月7日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的议定书(即《辛丑条约》),该议定书及其附件给予英美两国的一切权利应予终止。这表明: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 B、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至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全部废除 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