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9480字。
甘肃省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Na-23;S-32;Cu-64;Br-8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B.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都能进行由单体形成多聚体的反应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2.下图为生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后一环节产生的ATP中的能量不可能来自前一环节ATP的分解
C.该过程能产生4分子[ H]
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病毒中
3.科学家将“人造基因”导入细菌,合成了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人造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表达的最后场所是核糖体
B.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
C.“人造基因”可能拥有全部的密码子
D.“人造基因”的表达过程不需要脱氧核苷酸
4.给离体的神经纤维连接一灵敏电流计,并给予如图所示的适当刺激,图①②③表示电流计
指针的偏转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发生四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①a和图③b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未兴奋状态
C.图①b和图③b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兴奋状态
D.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①→②→③→①
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激素、呼吸酶、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流感病毒的入侵一定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6.右图表示某人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a)、染色单
体(b)和DNA(c)的数目。此
时期的细胞不可能
A.进行有氧呼吸
B.发生细胞膜内陷
C.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进行基因重组
7.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C.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降低SO2对大气的污染
D.CO、SO2.NO、NO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8.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含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