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0610字。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理综试题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Al 27, Ba 137,Fe 56
第I卷 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嗜盐菌是一种能在盐腌肉类食品表面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嗜盐菌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 B.菌紫质可作为嗜盐菌的直接能物质
C.嗜盐菌的能量可能不止一种 D.加入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菌紫质的合成
2.右下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3.图1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④⑧和⑨四个时期
B.图1中只有③⑥⑦和⑨四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C.图2中与图1中a段对应的细胞是B和B′,与图1中b段对应的细胞是C和C′
D.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A′、B′、C、C′、D
4.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试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野生型×品系乙→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让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3
B.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染色体上
C.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6.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温度,Y轴为酶促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在b点适当添加反应物,K值将提高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适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K值将提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增大环境阻力),K值将降低
7.化学与科技、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 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符合“低碳”理念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8.重水(2H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