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3.2014年,重庆市水土镇石船乡依照“托管+分利”、土地入股、择项托管经营等模式,流转土地600亩,共为入社的60户农民增收85万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土地流转后农村土地的所有制改变了 ②土地流转后农户丧失农业用地的承包权
③土地流转后土地要素的使用效益提高了 ④土地流转后农户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2014年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八连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而设定)。对于此次油价的变动,分析合理的是( )
①油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开采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②油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原油供给大于需求
③对我国而言,可趁势增加进口丰富石油储备
④燃油汽车的购买量很有可能增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014年11月9日,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新常态”具有“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几个主要特点。下列选项中反应“新常态”特点的是( )
①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4% ②2014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7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 ③中国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④中国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60%以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产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汽车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钢铁产业,向下可带动保险业,形成钢铁产业—汽车产业—保险业协同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70年,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史皮尔评析的是( )
A.中国中央集权制度 B.中国的科举制度
C.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D.西方的民主制度
2.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地主致力民间赈济
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4.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这一举措:( )
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
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
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
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调整
5.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
A.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B.削弱了地面长波辐射
C.改变了太阳辐射波长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2.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左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右图为“贵州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
4.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