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解析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4640字。
2014年高考理综 生物 (福建卷)
一.选择题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1.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由于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的蛋白质,而蛋白酶的功能是水解蛋白质,RNA聚合酶是在转录;逆转录酶是在逆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物质是RNA;故本题选C。
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要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2.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Na+的重吸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汗液流经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因此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运动时产热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因此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导管重吸收Na+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故本题选C。
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第Ⅰ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学科(福建理综化学卷)解析版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B 盐类都可用做调味品
C 铝罐可久盛食醋 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答案】:D
【解析】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本身不具有还原性,无法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A错;只有部分盐类可以作为调味品,B错;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C错;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 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 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 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乙醇,A正确;乙烯与水加成可制取乙醇,B正确;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既是酯化反应,又是取代反应,D正确;乙醇与乙醛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各元素比例不同(化学式不同),两者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 将NH4Cl溶液蒸干制取NH4Cl固体
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