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980字。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白酒标签上注有“酒精浓度53%VOl”字样,它表示100g该白酒中含有53g酒精
B. 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一些纯碱可使馒头发泡
C. “地沟油”可用于生产肥皂或用作燃料,以变废为宝
D. 婴儿“尿不湿”中的聚丙烯钠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2. 揭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明矾用于净水:Al3++3H2O=Al(OH)3↓+3H+
B. 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Fe-3e-=Fe3+
C.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3OH-=BaSO4↓+Al(OH)3↓
D. 苯酚钠饱和溶液中通入少CO2:
3. 前四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同周期相邻,Y的基态原子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的价电子排布为4S1,
基态Q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B. 简单离子的半径:Z>X>Y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产盐和水
D. 由Y、W、Q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检查司机酒后驾车
4. 下列化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步骤: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继续加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沉淀即得Fe(OH)3胶体
C. 要检验滴有稀硫酸的蔗糖溶液是否水解,可加入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D. 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用酒精灯、铂丝、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5. 常温下,将20mL0.1mol/L的HCl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0.1mol/LNa2C2O4溶液中。已知NaHC2O4溶液显酸性,关于反应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c(Na+)>c(Cl-)>c(HC2O4-)>c(C2O42-)>c(HC2O4)
B. 12c(Na+)+c(H+)=c(HC2O4-)+2c(C2O42-)+c(OH-)
C. c(Cl-)=c(HC2O4-)+2c(C2O42-)+c(HC2O4)
D. 加水稀释时,溶液中c(OH-)增大,其余离子浓度均减小
6. 已知反应2H2(g)+CO(g) CH3OH(g)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
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平横常数:K(a)>K(c),K(b)=K(d)
B. 正反应速率:v(a)>v(c),v(b)=v(d)
C.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c),t(b)>t(d)
D.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a)=M(c),M(b)>M(d)
7. 20mL0.1mol/L溶液中含有Fe2+,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PH=4,溶液中有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和滤液。已知:Kaq=[Fe(OH)3]=4.0×10-38,Kaq=[Fe(OH)2]=8.0×10-16.
A. 沉淀中只有Fe(OH)3 B. 沉淀中有Fe(OH)3和Fe(OH)2
C. 滤液c(Fe3+)=4.0×10-8mol/L D. 向滤液中滴加FeCl2溶液,无沉淀产生
第II卷(共58分)
8.(12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甲、乙、丙、丁,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I所示。常温下0.01mol/L-1丙溶液
PH=12;XY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但科学家在特殊条件下制得了XY2的原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II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甲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