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760字。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2014.4
1. 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A. 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 B. 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
C. 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 D. 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
2.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细胞通过表面的蛋白质接收来自其他细胞的信号
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相同的两个子代DNA
D. 细胞的生理功能减退和紊乱引起细胞衰老
3.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B. 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C. 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D. 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4. 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 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C. 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D. 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
5.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 2014.4.9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6.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用
品
主要成分 CO2 Fe2O3 NaHCO3 C12H22O11
用途 做制冷剂 做红色涂料 除油污 做调味剂
7.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A.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CO2+H2O+ +HCO3-
B.工业上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2Al2O3(熔融) === 4Al + 3O2↑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 + 2H2SO4(浓)=== 2SO2↑+ CO2↑+ 2H2O
D.金属铜能溶解于稀硝酸:Cu + 4H++ 2NO3- === Cu2++ 2NO2↑+ 2H2O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
9.如图所示的钢铁腐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B.钢铁被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O
C.生活中钢铁制品的腐蚀以图①所示为主 D.图②中,正极反应式为O2 + 4e- + 2H2O === 4OH-
10.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D.将乙醛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并加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物理)综合能力测试 2014.4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14.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方程是
A.
B.
C.
D.
15.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将光屏移近双缝
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C.增大双缝的间距
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16.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20 m/s,图示时刻
x=2.0m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可以判断
A.质点振动的周期为0.20s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6cm
C.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