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1270字,部分答案扫描。
2014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Ca–40 Fe–56 Cu–64 Zn–65 Sn–119 Cl–35.5
第Ⅰ卷 (共126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B.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C.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D.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
2.通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可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NaOH液中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B.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C.实验证明,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越快
D.实验说明细胞之所以分裂的原因之一是其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继续生长
3.关于信息传递,你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核酸复制来实现的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须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
C.信息传递也普遍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如草的绿色引来食草动物的采食
D.信息传递还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4.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
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
C. 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
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5. 一株盆栽植物甲,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用乙图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
长素浓度会高于10-6 mol•L-1
B. 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
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C.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
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
D.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
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
A.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 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
C.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
D. 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7.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B. 人类的活动不影响氮、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
C.高纯度的单晶硅用于制造登月车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