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5题,约12980字。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
解酶在pH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2.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3.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
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B.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C.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D.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4.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
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 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
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发生分离
C.减数分裂后产生了BB、Bb、bb三种类型的雄配子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5.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
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
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右图所示,以下有关
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6.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 这是因
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B.若利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
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利用小麦幼叶作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所得色素带只有两条,可能是研磨时未
加SiO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