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份试卷。
莱芜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2014.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II卷5~8页,请将第II卷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一证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姓名、班级、座号填在相应的位置,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Cr:52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含有杂质离子 B.乱丢生活垃圾可能会导致水污染
C.水中 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D.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试管是最常用的化学仪器之一,下列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物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清洗试管内壁的 ——双氧水
B.清洗试管内壁的 ——稀硝酸
C.清洗试管内壁的 ——稀盐酸
D.清洗试管内壁的S——热碱液
3.常温常压下,某烧碱溶液与0.05mol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pH=9的混合溶液(溶质为NaC1与NaC1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A.氯气的体积为1.12L
B.原烧碱溶液中含溶质离子
C.所得溶液中含 的数目为
D.所得溶液中 的数目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
C.室温下,等浓度的酸HA比盐酸的导电能力弱,所以HA属于弱电解质
D.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所以
莱芜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201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一4页,第II卷5—8页,共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脂质 B.在人体活细胞中碳原子的数目最多
C.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乳糖不能直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B.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
C.细胞对所有离子的吸收都具有选择性
D.活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葡萄糖的载体
3.图I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4.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离不开膜蛋白的作用
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
C.内质网占生物膜系统的比例很大,在低倍镜下可见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5.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右表分析正确的是
A.(K-N)/K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
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
莱芜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2014.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山东中学联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处理物理问题用到了多种思想与方法,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关于科学家的思想和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D.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向下拉动一段距离后释放,在小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框架恰好没有跳起。则
A.当小球速度达最大值时,弹簧处于原长
B.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框架对地面压力最小
C.刚释放小球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D.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3.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两小球分别对应垂直击中竖直墙面上的C、D两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球的加速度比B球的大
B.如果没有墙,两球将落在地面上同一位置
C.抛出B球的初速度较人
D.A球的飞行时间比B球的飞行时间长
4.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 3年l 2月2日2点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探测器发射后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月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