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1960字。
2014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龚颖君、唐海巍、李春晖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F—19 Si—28 S—32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2.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奖。所谓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是指某些分子与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依赖围绕在细胞膜周围的囊泡进行传递运输。囊泡通过与目标细胞膜融合,在神经细胞指令下可精确控制激素、酶、神经递质等分子传递的恰当时间与位置。下列各项中,与囊泡的产生无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3. 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条),据此可推断出
A. 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B. 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C.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D. 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4. 某学校男女生比例为1∶1,红绿色盲患者占0.7%(患者中男∶女=2∶1),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表现型正常)占5%,那么该校学生中Xb的频率是
A. 3.96% B. 3.2% C. 2.97% D. 0.7%
5.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右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 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6.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
B.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用具有相互拮抗的特点
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沾蘸法适用于蘸取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D.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溶解度:CaCO3<Ca(HCO3)2 溶解度:Na2CO3<NaHCO3
C SiO2与HF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D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S2O32-+2H+=SO42-+3S↓+H2O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 9Fe3++NO↑+14H2O
C.100ml0.1mol/L FeI2溶液与标况下0.224L Cl2: 2Fe2++ Cl2=2Fe3++2Cl-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