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4届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文科综合 / 高三文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14 12:30: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13960字。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1月5日9:00—11:30】
  玉溪一中2014届高三上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页至8页,第Ⅱ卷9页至l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1~3题。

  1. 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A.滇B.闽C.桂D.琼
  2. 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风力侵蚀作用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D处—风力侵蚀作用
  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凌汛现象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5.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
  ①市区的服务业规模扩大
    ②近郊区的服务业规模缩小
  ③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④近郊区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④
  7.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价B.技术C.环境D.劳动力
  中国大陆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均占世界首位。下图示意中国大陆2009年与2011年自行车产量(产量大于1万辆)的省区分布。读图回答8~9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