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县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6题,约12020字。
甘肃省甘谷县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2(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若图1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考察队员利用手中的GPS信号接收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 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
C.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 D.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片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3~4题。
3.甲与乙两处阴影部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大气环流 ②洋流因素 ③太阳辐射 ④地形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丙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的主要目的是
A.拓展营销渠道,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B.充分利用各地原料,降低运费
C.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D.获取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
6.中国大陆在此产业链中承担分工,有利于
A.提升国产品牌的知名度 B.获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
C.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D.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读下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城区。就有关农业、工业布局与环境问题回答第7题。
7.若该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方式在下列哪个地区才是合理的:
A.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C.北纬30-50°之间的大陆东岸
D.北纬10-25°之间的印度半岛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图3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C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9.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可能的原因是
①我国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②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③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 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如图所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完成10—11题。
10.此时,山顶日照时长约( )
A.10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11.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