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题,约10320字。
黄山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第Ⅰ卷时,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32分)
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某商业银行在2011年吸收存款5000万元,发放贷款3500万元,当年银行存、贷款利率分别是3%和8%,其中收取各项服务费20万元,支出各项开支50万元。该银行2010年的利润是
A.430万元 B.100万元 C.480万元 D.80万元
2.下列经济现象中,正确反映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的变动关系的是
A.由于养殖需求量大增,玉米价格有望再创新高
B.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产量增加
C.政府扩大廉租房供给量,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
D.“致癌门”使某品牌牛奶价格下跌,销量锐减
3.中部崛起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中部发展速度落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央尽快解决这一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的积极意义有
①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是充分发挥中部发展潜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
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大国强国地位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全体代表的热烈掌声。若以此事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符合的标题是
A. 接受监督,为阳光政府喝彩 B.国事家事天下事,事关民心
C. 以人为本,行政为民 D.依法行政、权威政府
5.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并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务院通过中国共产党行使行政权
③计划草案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2011年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问题。这表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国家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之魂,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下列选项与“风雨同‘舟’,威武不‘屈’”的精神实质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若一家 ④为而不矜,作而不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今年是农历“龙”年,“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
①文化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画面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意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基础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11年8月,内蒙古一学生骑车被无盖井“绊倒”受伤,当地记者就此找到信访办,要求其帮助找出无盖井主管单位解决问题,却被有关负责人指责“在制造矛盾”。这名官员说:“媒体尽给我们惹麻烦!”之后,还要求记者打开随身手提包让他检查,并称“不让检查就拘了你。”从哲学上看,材料中官员的做法
①回避矛盾 ②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没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当选2011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对她颁奖词说:“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从整个事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世界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②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
③价值观对人生的道路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