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班热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160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班热身考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据此完成1~2题。
1. 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 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堆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图2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据此回答3~4题。
3. 乘空中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4. 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3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4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5~6题。
5.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6. 图4中曲线能反映图3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图5示意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读图回答7~9题。
7. 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8. 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B.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若该区域变暖,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变暖,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下降
9.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图6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10~12题。
10. 若E的地方时为8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