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惠安县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2题,约12540字。
2012年惠安县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2.2011年12月,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的“棉花四国”(图中A区域)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影响“棉花四国”棉花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肥沃的土壤
C.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 D.丰富的劳动力
图2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4.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图3为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海陆分布 D.光照
6.下列关于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收获期在5月1日之后
B.收获期乙地比丙地早了10天
C.A区域收获期的差异比B区域大
D.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收获期晚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1998-2004年的相关数字统计表,回答7~8题。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7.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1998年 B.1999年 C.2003年 D.2004年
8.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②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③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④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A.①② B.②③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