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2012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 资源简介:
共39题,约7170字。
泸州市高2012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 第一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
1. 图1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1 B.2 C.3 D.4
2. 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图1中最合适的地点是
A.1 B.2 C.3 D.4
3. 图2是某同学在3地点拍摄到的太阳照片,拍摄照片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图3中甲图为“某海陆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气压、气温年变化示意图"(实线表示气压线,虚线表气温线),读图回答4~5题。
4. 甲图中与乙图所示气压、气温年变化状况相一致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 与甲图中①地相符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针叶林带
图4为“两城市圏(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读图回答6〜7题。
6. 图4中甲乙两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A.交通交通 B.交通 河流
C.资源河流 D.地形 气候
7. 连接甲乙两经济中心的铁路是
A.京广线B.京九线C.焦柳线 D.京沪线
图5是“沿32。N纬线某地段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8.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降水特点和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丰富 B B处全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
C.C处受地形和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D.D处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9. 下列属于D所在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是
A.地势低平,季风气候显著 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的起点地区 D.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
图6为“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