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十四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10810字。
杭十四中学高三年级月考文科综合2012.02.08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墒情是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它可以反映土壤水分的高低,进而可了解当地的水旱情况。读下图,回答1〜4题。
1.图甲中粮作区的主要品种是
A.水稻B.春小麦 C.花生D.冬小麦
2.从图甲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河北与山西两省的北部气候湿润
B.江苏全省与河南东部没有旱情发生
C.粮作区中土壤水分差异最大的是安徽省
D.粮作区的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自2010年10月起至2011年2月,我国华北及上述粮作区多省市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更达60年一遇的状况。假定2010年10月以前气候比较正常,则干旱背景下,图甲中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线M的数值及该线在2010年的空间分布状况各为
A.1OOOmm 位置不变 B.450mm偏北
C.800mm 位置不变 D.750mm位置偏南
4.河流结冰形成冰块后随水漂流而下的现象称流凌。图乙为某日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凌情动态。读图乙并结合图甲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游来水增加,将加大黄河山东段封河的长度
B.如果封冻上界向菏泽方向移动,粮作区的灌溉用水将可能进一步减少
C.伴随流凌现象的减弱,该粮作区内土壤封冻区的南界一定会向南扩展
D.总体平稳的凌情,会进一步增加该粮作区土壤墒情的地区差异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据此完成5〜6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适龄人口的转折年。下图为广东省和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第7题。
7.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
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
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
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9年和2000年相比,山
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
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
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D.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
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