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文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10600字。
包头三十三中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文综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图1),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P点位于
A.南半球135°E B.北半球105°E
C.南半球105°E D.北半球135°E
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下图2中Q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地理环境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大气运动形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气流形成西南风
B.F处因热力因素作用形成高气压
C.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4、若该经线为0°,下列说法符合EH之间的是
A.西海岸有因涌升流而形成的大渔场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光照资源丰富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ab为经线。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图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I、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 B.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
C.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 D.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高
8、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A.33 B.34 C.43 D.44
读图4“我国农业产品区际贸易格局示意图”(当生产量与消费量相等时,为贸易临界线),回答9—11题。
9、1997年与1993年比较,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上海 B.海南 C.吉林 D.广东
10、促进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11、形成图4所示的区际贸易格局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 B.气候 C.地形 D.市场
12、假如一年前我国某企业生产的一种出口商品每单位价值150美元,1美元可以兑换7.24元人民币。一年后,汇率变化为l美元兑换6.54元人民币,且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出口商品每单位价值按美元和人民币计价,分别是( )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