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9300字,答案扫描。
河南省开封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文综)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下表资料完成1~2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 )
A.火山 B.断块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4.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 C.茶叶、棉花 D.亚麻、葡萄
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 )
A.钢铁 B.汽车制造 C.汽车销售 D.机械
6.该核心产业进军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 )
A.研究 B.设计 C.组装 D.零部件生产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的人耳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M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 )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8.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各种运输方式,M地的货运量最大
B.M地不会对市区造成噪声污染
C.M地的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主要为西北一东南向
D.M地在图示区域地势最高
9.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投影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国。北京时间12:3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据此回答10~11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