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执信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级文科综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1题,约9620字。
执信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级文科综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势农产品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 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产 B.A地受寒潮影响大 ,气温低,病虫害少
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 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2.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原料 科技 B.原料 交通 C.劳动力 市场 D.政策 交通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5.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6.下图表示我国某山地在不同月份,同一海拔高度、不同方向坡面上的气温与该高度平均气温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10月偏南坡的气温高于偏北坡
B.4月各坡向的气温无明显差别
C.7月偏南坡的气温略高于偏北坡
D.冬季南北坡的气温差远大于夏季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