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7题,约14840字。
江西省吉安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1.5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1),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1~3题。
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2.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图1
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图2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4~5题。
4.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环境 B.地租 C.技术 D.交通
5.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
A.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 B.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
C.制造业比重上升 D.服务业比重上升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至2006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表完成6~7题。
省区简称
年 鄂 苏 冀 鲁 新
1980—1990 -136.1 -59.5 362.2 672.3 254.0
1991—2006 -145.5 -310.3 -644.2 -1051.1 560.7
6.1980年至2006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
7.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图3
8.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9.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图4中,a、b为晨昏线与m纬线的交点。孤apb的中点为p,直线ab的中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