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省六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4小题,约13160字。
2011年江西省六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人: 兴国平川中学 王愈才、吴德华、康晓茹 审题人: 李金庚、孟丽、赖来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p;科&网]
2.回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上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1-2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它 51 3 20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堪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 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C.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D.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 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4日14时—5日8时,关于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5、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