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10050字。
韶关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在夏至、冬至及春秋分,拍摄者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图1)。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太阳最高点应该是二分二至中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在秋分日这一天拍摄时,房屋顶上烟囱的影子的朝向是
A.正东 B.西北 C.西南 D.正西
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图2),完成3~4题。
图2
3.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4.《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0年11月,全国开展新中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
6.读我国东南沿海等能源密度线分布图(图3),该类能源最有可能是
A.太阳能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7.“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4(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图5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若图5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