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五中2010届高三文综专项训练(5)
- 资源简介:
共42小题,约13110字。
泉州五中2007级高三文综专项训练
2010年4月17日
第I 卷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2月13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线贯通。该隧道使厦门岛与翔安之间的行车时间从一个多小时缩短到8分钟。它是世界上覆盖层最浅,行车主洞开挖断面面积最大,不良地质段规模罕见的海底隧道。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主设计 B.攻克了技术难题 C.国家政策支持 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设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是
A.扩大特区腹地,发挥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B.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吸引大量国际投资
C.带动钢铁及水泥等建材工业的发展
D.提高安全的出岛通道,减轻军事威胁
读图1,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岛屿地理事物的叙述,明显错误的是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甲所在国人口众多
C.乙山周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D.该岛水稻可一年三熟,分别于4、8、12月收割
4.图中甲城附近许多房屋建在漂浮的木筏上,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其原因是
A.多台风和海啸 B.地势低平,降水充沛 C.便于远洋捕捞 D.地形闭塞,沼泽广布
图2为我国桂西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中甲处突然受到上游泥石流袭击,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处行人的最佳逃生方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据观测统计,该地酸雨频降,但乙河的水生动物受到的危害明显比湘赣的酸雨区小,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该地酸雨频次极少 B.湘赣酸雨的PH值高
C.岩石和土壤性质差异 D.水生动物品种差异
图3所示甲、乙两棵树分别是我国两城市植树(已成活)的典型景观,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两城市最可能是
A.甲-广州,乙-成都 B.甲-大连,乙-西宁
C.甲-上海,乙-北京 D.甲-银川,乙-巢湖
8.乙城堆土植树最可能的原因是
A.避免台风吹倒 B.水土保持
C.减少积水和盐碱危害 D.美观
据报道:2009年内蒙古以17%的增速成功卫冕,连续八年GDP增速全国第一,之后是天津、重庆、四川、广西、陕西、湖南、吉林、湖北等。从总量看,广东以39081.59亿元位居榜首。其后超万亿的有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上海、四川、湖南、湖北、福建、北京和安徽。从人均看,上海以78905.19元排名第一,接下来是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山东、辽宁、福建,人均GDP都超过4000美元。阅读回答第9题。
9.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中西部地区从此成为全国GDP增速的“火车头”
B.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快,主要原因是其支柱产业受益“扩大内需”的政策
C.上海、北京、天津人均GDP多是因为人口密度小
D.2009年中国大陆超过一半的省级行政区GDP总量超过一万亿元
图4中O点为椭圆的两焦点之一,A、B为椭圆上的两点,读图回答10~12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