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教研室2010届4月文科综合试题高考模拟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文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29 17:35: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0450字,答案扫描。

  江西省于都县教研室2010届4月文科综合试题高考模拟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图1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为1OO - 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2.圈中K处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图4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从图中可以看出                       
  A.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B.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
  不明显
  C.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生活质
  量有所下降
  D.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人均用
  电量会呈下降趋势   
  4. 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说法是
  A.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必须在经济得到大发展后才能得到彻底治理
  B.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C.人均电力消耗多,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D.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图4),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4回答5~6题。
  5.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
  6.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逊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
  图2中a一1表示非洲西海岸地带的城市。图3中折线1、2表示这些城市1月与7月的降水量分布,甲、乙和丙中的某一条直线表示赤道。据此回答7—8题。
  7.图2中的E、F、G、H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走过的路线,有关探险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道路E,通过广阔的沙漠之后,看见火山在喷发
  B.道路F,快要通过沙漠时,在途中看到有外流河的湖泊
  C.道路G,看到大裂谷,其附近高山山顶常年积雪
  D.道路H,最初在海岸附近看到缓坡,然后是广阔的平原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