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题,约11550字。
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图样例”和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1981~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1981~2005年该地区农业产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植业产值持续下降
B.畜牧业比重变化最大
C.渔业产值增加最少
D.农业产值结构逐步优化
2.导致该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工业布局强调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城镇分布的合理化能提升城镇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图2示意我国某城市工业现阶段和计划扩散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现阶段该中心城市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主要布局在距离中心城市l0km左右的卫星镇,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①政策 ②技术 ③地租 ④运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该市政府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计划采取“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梯度扩散模式,将配套企业的布局由卫星镇转移到县城。为接受工业扩散,各县城要 (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弥补地价和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表l示意2005~2007年我国主要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完成5~6题。
年份 出口额(亿美元) 能源消耗量(百万吨标煤) CO2排放量(百万吨) NOx排放量(万吨) SO2排放量(万吨)
2005 167 56.9 135.6 35 80
2007 677 104.7 307.8 69 308
表l
5.与2005年相比,2007年我国主要高耗能出口产品的单位产值 ( )
A.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 B.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上升
C.能源消耗量上升,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D.能源消耗量减少,污物排放量上升
6.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越大,碳排放 ( )
A.转出越多 B.转入越多 C.转入越少 D.转出越少
图3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7~9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