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小题,约12720字。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l、4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І卷 选择题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l为新加坡和成都多年降雨日数、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玫瑰图,回答1~2题。
1.关于新加坡和成都多年降雨日数、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薪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多于成都,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少于成都
B.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少于成都,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多于成都
C.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多于成都,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多于成都
D.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少于成都,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少于成都
2.据图l中信息分析可知
A.形成上题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
B.新加坡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丰富
C.成都多年降雨日数和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大致呈正相关
D.新加坡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变率大于成都
图2为某地区海拔高度示意图,回答3~5题。
3.测量图2地区海拔高度所采用的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图2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海拔最低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2中山脉走向大致为
A.西北——东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
2009年12月26日,图3所示高速铁路通车,该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时速最高的客运专线。全程运行的列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半空“飞行”。回答6—7题。
6.该铁路“以桥代路”的举措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
B.提高安全平稳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性
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7.该铁路沿线一些地区承接B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为
①劳动力 ②水源 ③地价 ④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4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回答8—9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