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70字。
浙江省五校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自选模块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全卷共12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将选做的题的题号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的“题号”框号内。
4.考生课任选6道题作答,所答试题应与题号一致;多答视作无效。
5.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语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模块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其一:
元和十九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朗去后栽。
其二: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为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从第二首诗的序可以看出,诗人的再次被贬可能与第一首诗歌的内容有关,请你试着分析一下,第一首诗为什么会触怒当时的当政者。(5分)
2.说一说第二首诗歌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所含的言外之意。(5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文明的女儿——陆忆敏的诗歌
崔卫平
……
生于上海并长于此地的陆忆敏显然承受了这座早已国际化了的大都市的某些精神气质:拥有许多小小的规则,并尽量遵守它们,不去存心触碰它们。因此在遵守背后,也是享有一种呵护;接受限制.也意味着给个人的活动和想像力留下可区别的余地。于是我们在陆忆敏的诗作里,看不到那种通常在当代女诗人那里见到的撕心裂肺的景象,听不见那种呼天抢地的叫喊声,所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情景:
即使小草折断了
欢乐的人生
我也已经唱出了像金色的
圣餐杯那样耀眼的情歌。
满脸通红。
《我在街上轻声叫嚷出一个诗句》
注意这里的“小草”。某种厄运般降临的怪物,此时已经被减弱至折断的小草那样柔弱、纤细的东西,其间于不经意之中,有关世界及人与世界、人与命运之间的比例已经被稍稍改动,有关人们承受的范围和能力已经作出修正,因而有可能取出微不足道的个人之杯,来承担“欢乐的人生”。“杯”是一种收拢的、承纳的器皿,它用自身的界限构成了它的存在;“圣餐杯”更是一种盛得满满却不会溢出,“金色”、“耀眼”却不刺目的景象,它所蕴含的无限浇铸在用嘴唇便可轻轻触碰的量化形式之内,其崇高在于高度的自我节制,其激情来自年深日久,从这样的杯子中吸饮的爱情是经过提炼的,喜悦的,柔和的。任何凶猛的元素都不可能在这附近出现。“满脸通红”是一个羞涩的表达,这种羞涩指向个体存在的深层和秘密,指向生命的独一无二性,运用马克斯·舍勒的天才论述,羞涩“是对个体的自我的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